火箭推进榴弹的尖锐轰鸣、快艇群如疾风掠过、燃烧的烈焰吞噬一切,以及眼中满是恐惧的船员——当红海海域针对西方商船的暴力袭击似乎渐渐趋于平静时,胡塞武装突然以更加凶猛和残忍的姿态卷土重来。2023年11月以来,所有之前的袭击记录在此次行动面前显得微不足道。与以往的袭击有所不同,这一次,胡塞武装的怒火直接指向了船员,其中大多数为非西方国家的公民。历史似乎给非西方国家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:这是时候站出来,终结这些暴行了。而胡塞武装这一战术升级,是否为印度提供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战略机遇?
2023年7月6日,利比里亚籍散货船“魔幻海洋号”驶入红海时,船员们很快意识到,这片海域成为了无情的反讽之地。在胡达耶港附近,数十艘载满武装分子的快艇突然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,火力网如潮水般涌来,将货船完全笼罩。原本负责船只安保的护卫队员,在如此强大的攻势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。正如胡塞武装的宣传所预期的那样,这场袭击不仅引发了船舱大火,还迫使22名船员在烈焰的吞噬下跳海求生。幸运的是,落水的船员及时被途经的商船救起。而那些登船的武装分子,在安放炸药后转身离去,冷漠地看着“魔幻海洋号”带着滚滚浓烟沉入海底。
紧接着,胡塞武装于次日再次发动攻击。根据英国海上贸易运营中心(UKMTO)的记录,7月7日,胡塞武装向“永恒C号”商船发动了猛烈的火箭弹攻击。在荷台达附近,五枚火箭推进榴弹如雨点般砸向了这艘利比里亚籍船只。随后的自杀式无人艇的冲击,更是让这场攻击变得愈加致命,巡航导弹也在空中划过。经过数小时的饱和攻击,“永恒C号”最终成为胡塞武装的战利品,缓缓沉没。7月14日,搜救工作终止时,8名菲律宾船员和2名保安被成功救起,而7名菲律宾船员、1名俄罗斯船员和1名印度保安却永远葬身大海。更让人心痛的是,6名菲律宾船员仍然被胡塞武装扣为人质。由于船东未为船只投保战争险,他们将面临数千万美元的赔偿损失。
展开剩余65%联合战争委员会的秘书长尼尔·罗伯茨直言:“本月的袭击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术协调,胡塞武装击沉商船的决心非常明显。” 威利斯保险经纪的西蒙·洛克伍德也指出:“就在红海局势看似有所缓和之际,民兵组织却祭出了新招。这种战术变化彻底熄灭了航运公司回归红海的希望。” 现实的确如此,许多谨慎的西方船东早已选择绕道好望角,如今他们再无回头路。罗伯茨进一步解释道:“胡塞武装通过监控网络能够精准识别所有曾停靠以色列港口的船只,这相当于在苏伊士运河入口处悬挂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。” 尽管一些船只冒险进入红海,但对大多数商船来说,这几乎等同于在玩命的赌博。面对如此局势,绝望的船员们开始通过无线电向外界报备国籍,只希望保住性命。菲律宾政府也在7月10日发布了紧急通知,禁止菲律宾籍船员进入红海的危险海域。考虑到菲律宾海员在全球航运业的占比之大,这一决定无疑让全球航运业陷入了困境。自此,连最为胆大的船东也不得不重新权衡风险。
尽管美军持续拦截导弹、打击胡塞武装的据点,英国等盟国也在协同行动,欧盟的“阿斯皮德行动”仍在红海坚守,但胡塞武装的疯狂仍未得到遏制。他们显然渴望全球关注的目光,而此次,他们更将屠刀对准了船员们的生命。这一举动无疑是一个警钟,响彻全球,也该引起印度的警觉。作为全球第三大船员输出国,印度不仅有着强大的海军力量,还在与索马里海盗的斗争中展现了其卓越的海上作战能力。印度能坐视胡塞武装肆虐红海而不采取行动吗?
或许,印度正是时候亮出其130艘舰艇的“家底”。与欧盟的“阿斯皮德行动”联手护航,将是一个天作之合——尤其是在欧盟刚刚提出加强反海盗合作的背景下,印度无疑能从中受益。如果印度海军能够常态化护航并成功遏制胡塞武装的袭击,胡塞武装“反对西方”的幌子将迅速破灭。毕竟,从索马里到红海,印度海军本就有着彰显存在的天然优势。
红海危局,实际上是印度向世界递交的一道考题:在这一战场上,一支远洋海军的能力能否应对这一连超级大国都束手无策的难题。虽然不可能立刻平息风波,但至少,印度能够为世界提供一把保护生命安全的伞。如果莫迪总理果断出手,或许,全球的国家、企业以及船员们都将铭记这份勇气与担当。
作者简介:
伊丽莎白·布劳是《外交政策》杂志的专栏作家,大西洋理事会的高级研究员,著有《再见全球化》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114在线配资查询,配资股票交易,实盘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